虽然时间越来越久远,但烈士的信息不能越来越模糊。
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持续受到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强调保障老年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指出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个人信息处理时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即处理个人信息应当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进行与处理目的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以保障老年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总分值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即通过评测。按照规范要求,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的评测体系由用户满意度评价、技术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构成。规范提出,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弹窗;在网页提供特大字体、背景色高对比、文字放大和语音阅读服务等辅助阅读;提供适老化服务的网页或独立的适老化网站中无诱导下载、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等内容。具体收集信息(如位置信息、图片信息等)行为,应符合《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要求。相关互联网网站、APP通过评测后,将被授予信息无障碍标识,有效期为2年。
相关互联网网站、APP在今年9月30日前参照上述文件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后,可分别向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申请评测。如网页中存在非文本验证码,至少提供一种视觉感官以外的验证码,如系统推送的语音验证码。因水而生这个盘龙城,就是几千年前的武汉市政府。
记者在二七长江大桥附近青山江滩看到,曾经脏乱的岸滩,如今已是城市绿道,多个绿色景观点缀其间,依据不同水位而建的不同高程的滩地广场上,人们或休闲娱乐或漫步观景,十分惬意。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告诉记者,武汉人吃鱼来者不拒,并且变着花样吃。从小在金水河边长大的他,对河湖有着深厚感情,此次竞聘鲁湖民间湖长,他计划组建爱湖护河宣讲团,带领更多同学一起加入到宣传和保护河湖的队伍中来。水,持续滋养着这座城市。
武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它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据悉,武汉市自2018年推行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以来,民间河湖长成为河湖保护的重要力量。
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江城武汉也迅速行动起来。每月还有几百块退捕生活补贴,现在当护渔员,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当年11月,武汉东湖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国家验收,位列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成为入选河湖中唯一一座城中湖。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码头的存在不仅侵蚀了宝贵的岸线资源,影响了城市滨江景观,阻碍了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新城的建设,更对长江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东湖的子湖郭郑湖鹅咀示范区,一片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吸引众多游客围观。酷捕滥捞是长江鱼类资源锐减的罪魁祸首。说的是,在武汉,无鱼不成席。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市民祁先生形象地向9岁的儿子解释着武汉城市之根。
江城武汉,因水而生、逐水而建、籍水而兴。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至明代成化年间,由汉阳龟山之南入江的汉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
穿梭卖报的小童、卖力吆喝的小贩、提皮箱戴礼帽的绅士、匆忙赶路的旗袍淑女复古的风格,让人感到一瞬间穿越回百年以前。武汉人都爱吃鱼,长江鱼尤其不愁销。
位于府河北岸三面环水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如今,南湖摘掉劣V类的帽子,再现碧波荡漾、飞鸟群集的美景。武汉市水务局湖泊处处长徐照彪说,武汉还创新为每个湖泊制定身份证,明确湖泊类别。腾退出的长江、汉江岸线上,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迅速展开,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江豚回归萝卜白菜一大桌,不如来根鱼刺嗦一嗦。优化调整完成后,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码头数量减少61.2%,趸船数量减少63.5%,腾退出数百公里的两江岸线。
码头多了很繁华,但布局杂乱影响市容,汛期也危险。从2016年开始,武汉在全市开展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内103个港口码头和189艘趸船纳入整治范围。
但近些年来,在长江中的鱼越来越少,鱼的个头越来越小,有时候一网下去一条鱼都没有。这是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的表演现场,这部实景大剧以长江文化为背景,取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武汉。
目前,武汉市已建成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5万余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2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42.7万吨。建百里生态廊道、行常年全面禁渔、推江河湖综合治理大武汉大作江湖文章,把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大力度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3月24日,时值中国水周,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七(8)班全体学生在莲花湖畔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靠水吃水,鱼,也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水,是武汉最具特色的符号,最核心的竞争力。因在保护河湖工作中贡献突出,2020年10月,在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主办的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中,马陟被授予全国民间河湖卫士称号。
犹存的城墙和基址无言地叙说着沧海桑田,让人不禁浮想起这座远古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繁华。统计显示,武汉境内水域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四分之一。
仅2020年度,受聘的市级民间河湖长就巡查河湖200多次,3000多人次积极参与,巡护河湖里程5000余公里,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了一系列河湖治理保护问题。拥有166个湖泊的武汉,湖泊水面面积达867平方公里,东湖、梁子湖等148个重要湖泊被列入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
坚持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统筹岸上岸下、入湖出湖、点面内源,推动湖泊治理单一水体治理模式向水岸陆一体系统治理模式转变。据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介绍,盘龙城周边就是长江、汉江和四通八达的河湖水网,其地理位置便于连接中原、辐射四方,鼎盛时期的盘龙城应该控制了长江中游甚至更加广阔的地区。
自汉以降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辐辏。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0年监测数据,实施长江大保护以来,从长江武汉段白浒山出境的长江水质已连续两年保持在Ⅱ类,优于国家考核要求的Ⅲ类水质。在汉口江滩,黄包车铃声叮当作响。他们建议,改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
沥沥细雨中抬头远眺,盘龙城宫城遗址依稀可辨。依据不同规划定位,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汉江江滩不断拓建,依江而生的生态滨水空间和慢生活体系正一寸一寸地在两江四岸生长。
一城净水、两江画廊、三镇灵秀。3月23日,在汉口江滩的民间河湖长驿站,在校研究生邱天赐前来竞聘成为鲁湖民间湖长。
明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北京、苏州、佛州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除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武汉人还喜欢吃鲫鱼、翘嘴鲌、黄颡鱼、鳢鱼等。